计算机系统定义,计算机系统的有关概念
计算机系统的定义
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、软件、数据和人员组成的,能够接受数据、进行处理、存储和输出信息的系统。它是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体现,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,包括工业、农业、医疗、金融、教育等。

计算机系统的有关概念
1. 硬件:计算机系统的物理部分,包括CPU、内存、硬盘、显示器等。硬件可以分为输入设备、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。
2. 软件:计算机系统的逻辑部分,包括操作系统、应用软件、驱动程序等。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。
3. 数据:计算机系统的信息载体,包括文本、图像、音频、视频等。数据可以分为数据和非数据。
4. 人员: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者,包括操作员、程序员、维护人员等。人员可以分为技术人员和普通用户。
计算机系统的构成要素
1. 中央处理器(CPU):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,负责执行指令、控制数据流和处理数据。
2. 存储器: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部件,包括内存和外存。内存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,外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。
3. 输入输出设备: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输入输出部件,包括键盘、鼠标、打印机、显示器等。
4. 操作系统: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,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,提供用户接口和文件管理等功能。
5. 应用软件:计算机系统的具体应用部件,包括文字处理、表格处理、图形处理、多媒体处理等。
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历程
1. 第一代计算机(1945-1955年):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元件,体积庞大、功耗高、运算速度慢。
2. 第二代计算机(1955-1965年):采用晶体管作为计算元件,体积缩小、功耗降低、运算速度提高。
3. 第三代计算机(1965-1975年):采用集成电路作为计算元件,体积更小、功耗更低、运算速度更快。
4. 第四代计算机(1975-至今):采用超集成电路作为计算元件,体积更小、功耗更低、运算速度更快,同时具有更强的通信和存储能力。
本文看点
计算机系统、硬件、软件、数据、人员、CPU、存储器、输入输出设备、操作系统、应用软件、发展历程。